校本培训——网络学习教委的教学文件考查复习题(二)
发布时间:2008/1/25 15:07:56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458次浏览
学科部分(相关学科教师)
学习文件:
1/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
2/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
......
考查复习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考试内容
1、 《品德与社会》是以( )为基础,以( )核心,促进学生( )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导渠道。
2、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 )、( )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结合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以( )为主体,体现( )性和( )性。
教学目标的落实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是课堂教学的准备,(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设计和( )组织。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以( )为基础,关注学生的( )。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 )、( )、( )三个原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 )。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坚持( )、( )和( )相结合的原则,融( )、( )、
( )、( )于一体,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必须从( )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 )。
5、 教学评价
《品德与社会》的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 )发展,使他们感受到( )。
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性。要注意将评价贯穿于( )的教学活动中,着眼于学生的( )及其原有水平上的( )。
语文题目:
1、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参照教材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集中、( )、( )、有针对性、有层次的课堂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中的“集中”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 )、( )、情感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3、一、二年级以( )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巩固识字,逐步掌握基本的句式。
4、三至五年级的教学应重视( )、( )的练习,促使学生将积累的、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5、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 )地位,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稳定的( )和( )。
6、课堂教学应重视设置( )情境,把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7、课堂教学应遵循思维规律,抓好( )、( )、( )三个环节。
8、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对文本( ),向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高( )创设问题情境。
9、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 )与( )相结合,分步落实识字教学的任务。
10、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 )、( )、转化、运用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过程。
数学部分: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从( )、( )、( )三个方面制定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科学处理教学内容
教师在把握教材实质的同时,又要跳出教材,要( ),而不能仅仅是( )。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关数与代数的教学要重视(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要加强( ),注意培养学生的( );数据处理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
-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2055
- 今天访问:5175
- 本月访问:24537
- 上月访问:96205
- 访问总数:3409241
- 会员总数:73
- 文章总数:17595
版权所有: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
苏ICP备1207688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434号
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岭小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