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校园,点燃学生心中科研的火种——记梅山第二小学科技校园建设
发布时间:2021/4/23 21:42:08 作者:周密 浏览量:680次浏览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内涵与目标聚焦“科学实践”是促进学生应然的科学学科知识、思想观念转化为实然核心素养的关键。
梅山第二小学在“铁石梅花”校园特色文化的引领下,秉承“科学与人文两翼并举”的办学宗旨,铭记“求真、立新、求善、尚美”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实践者,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
科技点亮校园生活 创新引领少年梦想
学校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彰显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用科技文化引领师生、学校共同发展。校门口放置了迎接机器人,精心打造科技名人墙,开设科技探索空间、创客教室、创新实验室等,设置校园景点二维码介绍,建立小池塘科技水循环系统,开办工艺坊,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创设学习环境,将校园网络资源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科技魅力,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科学课、劳技课、创客课等丰富多彩的科学课程, 亲手操作的科学实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亲自动手,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制作各种科技小作品,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仪器室设备齐全,为师生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更是围绕科学和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基于真实问题构建项目。如学习编程课程,学习3D手绘、绘图、探索抗击疫情中的高科技产品及应用,参观科技馆、地质博物馆,开展“科技名人”探究活动等,在科技探索空间体验科技的魅力,在创新实验室里进行综合探究,做科学小实验,开展科学项目课程,如机器人、物联科技、搭房等,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创新学习的习惯,也在每个学生心里埋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
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助力校园精细化管理
学校采用“三个一”实现课程评价,即一张导学单、一次分享交流会、一本“课程护照”。还通过科学课中恰当的评价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对课堂与课外评价、单元与期末评价等方式的探索,形成立体的评价机制,促进科学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校还通过信息话技术手段植入智慧管理,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化内部改革,健全奖励机制和用人机制,科学规划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各种信息系统,实现新时代校园科学化管理。
学校的科技校园建设带动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理念、教与学方式的更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梅山第二小学经过多年的孜孜以求,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在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校园硕果累累。
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推广应用示范校、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学校称号、南京市现代化小学、雨花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优秀创客空间”、学校发展性评估管理创新一等奖、学校发展性评估综合考评先进学校等荣誉。
学校的“智慧创新实验室”被江苏省科协认定为100所“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小铁梅”科技社团获得区实践活动特等奖。学生参加江苏省31届金钥匙科技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更在南京市科普剧大赛中频获佳绩:16年获创作一等奖,展演二等奖;17年获二等奖;18年获二等奖。学校、教师、学生,在区各类科技活动中更是收获满满。
科技校园正在扎扎实实的建设推进之中,相信梅山二小的同学们会满怀信心,带着对科学的无限向往,阔步向前追逐科创梦想。